Hi,Are you ready?

准备好开始了吗?
那就与我们取得联系吧

有一个互联网项目想和我们谈谈吗?您可以填写右边的表格,让我们了解您的项目需求,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,我们将会尽快与你取得联系。当然也欢迎您给我们写信或是打电话,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!

企秀-用互联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云计算海外高新企业孵化中心二栋1602
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中梅路龙光玖钻5C座2403

业务热线:400-838-1180

客户专线:18271410009

售前QQ: 3206423779

E-mail: sales@qixiuu.com

合作意向表

您希望我们为您提供什么服务?

预算
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新闻详情

中西方互联网产品的差异

来源: 2020-04-20

中西方互联网产品的差异源自底层通讯习惯的差别。

大家可能都发现了,中国人喜欢用IM(即时通讯,例如QQ和微信),而老外更喜欢用电子邮件;中国人的信息系统或App更习惯通过消息机制驱动用户的下一个动作,西方的系统则更富有逻辑、相对严密。

更习惯用哪个形态的产品,与设备在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有关,更与文化有关。东方人比较“羞涩”,“实时”的电话对双方还是会觉得有不小压力的,中国人会尽量避免用这样直接的形式。但是,中国职场又是对效率要求很高的地方,我们希望对方“能尽快”回答(邮件太慢),但又不想“实时”面对Ta,所以只能用IM这种“即时通讯”工具了。因此才有QQ、有陌陌、有微信,因此MSN才水土不服,因此才有腾讯这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巨无霸......现在看来,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啊!正是这些文化和习惯等“基础”层面的巨大差异,才造成中国市场上,海外流行的产品无法与本土产品抗衡,无论是MSN vs QQ、eBay vs 淘宝,都是这样。

而toB领域的管理系统和SaaS,同样会有这个问题。ERP这样的强管理逻辑产品,国际巨头还有优势;但稍微与通讯、用户体验相关的部分,海外产品就很困难。可以看到即使是Salesfroce CRM这样的新类型SaaS产品,也给中国人很难受的复杂操作体验。除非SAP、ORACLE这些巨头的产品可本地化的程度非常高、本地研发中心要有很强的话语权,否则应对本地市场将非常吃力。

从另一个角度看,"toB产品消费化"的趋势非常明显,传统的UI(用户页面)和UE(用户体验)已经不断受到冲击。因为虽然是企业买单,但用产品的还是个人哪。个人已经被微信、抖音说这样的C端产品宠坏了,哪还用地惯信息系统中的“三级菜单”?!新的企业信息化产品,例如钉钉、云之家、纷享销客都增加了IM(即时通讯)这样的通信底层,以方便用户上手、也提供了在IM上的新消息通知机制。



返回顶部
0.141533s